在1月3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2025年,要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将设备更新支持范围扩大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
2025年国补的品类从大件耐用品向以手机为代表的3C类小件产品扩围。随着国补政策的延续和扩大,从家电到3C品类的国补红利进一步释放,对于中高客单价的手机品类来说,将迎来重大利好,消费电子产业将受益。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部分电子商务平台对政策早有预期,并进行了战略筹谋和提前部署。
但对平台来说,因运营模式的不同,各电子商务平台乃至即时零售平台,2025年在3C品类的竞争中的差距或将逐步扩大,京东自营将最受益于国补,苏宁和天猫自营也会受益;拼多多最难受益。
早在2024年末,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手机有望成为“两新政策”扩围的新品类,正在向各方征集意见。
2025年1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公开宣布,实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3类数码产品给予补贴。
根据2024年8月商务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真正开始启动,覆盖八大品类。从2024年10月份开始,家电行业的销量开始显著改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的零售额在10月份同比增长了20.2%,在11月份同比增长22.2%,而1到11月份该品类同比增长9.6%,2024年的家电消费的高增速,主要得益于10月和11月份国补政策助推。
国补对带来的销售增长显而易见。在商品消费的品类中,手机消费客单价偏高的商品,且手机生产厂商更新迭代速度快,消费弹性较强。随着消费的人在支出上越来越谨慎,高配置手机技术迭代缺少惊喜,消费者换手机的速度也明显变慢。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2.3%,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预计2024年销量可回升至2.7亿部以上,同比增长3%。中国的手机消费市场的增速从高速走向逐渐放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正常采访多位中高收入的一线城市消费者,发现很多消费者已经从一到两年换一次新款手机,到一部手机用三到五年。
一位高收入的80后互联网大公司中层反馈,他的手机还是iPhone 12Pro,换过一次苹果官方电池,目前还没打算换新手机,他在比较关心新款手机的AI功能能否用还有是不是好用,AI方面的技术突破可能会刺激他换新手机。
另有一位还在用iPhone 11Pro的90后白领反馈,过去他两年换一次手机,现在对于高客单价的消费更克制了,手机属于可换可不换商品,需求弹性较大,2024年末的手机促销力度不如他预期,他计划等2025年手机促销力度更大的时候,再考虑入手。
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正常采访此前采访的参与家电国补的企业来看,同品类的中高端品牌,在大促中受益明显,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品类的商品能补贴15到20%,消费者的预算范围能买到更高端的品牌,补贴变现额度也更高。如果补贴扩围到手机品类,也是利好中高端手机品牌和型号的销售。
以手机、电脑为代表的3C品类,作为高客单价的标品,也一直是电子商务平台竞争的香饽饽。家电和3C一直是的传统优势品类,天猫、也在发力3C领域,美团即时零售业务也在加码3C品类。
从2024年的国补政策的落地实践来看,在2024年四季度是国补政策的受益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线下实体店布局较多的苏宁,也较为收益。
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多个平台均有线上家电销售门店的杨清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国补利好京东自营商品的销售,另外利好苏宁这样有线年国补政策出台后,苏宁线下门店明显从清冷到人流量增加。
在很多地区,商家参与“国补”,补贴的部分需要商家先垫资。中小商家对于垫资的考量很复杂,一是对现金流的影响,二是垫的钱何时能回到自己兜里。
某家电生产厂商中的头部公司创始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公司参与国补主要是通过大的电子商务平台的自营店,他相信大公司在各方面的政策性补贴的衔接能力,所以不担心垫资回笼难的问题。
另外据他观察,在多地市设有分公司的京东,在这一轮争取国补政策中,反应最为迅速,领取地方补贴的覆盖面最广,反馈到消费的人端,就是补贴能“接得上”,而其它平台,比如天猫、拼多多则优势明显不如京东。他公司销售的产品,只在京东和天猫设置了旗舰店,两个平台的旗舰店销量,在上一轮双十一大促中拉开了较大的差距,京东自营店优势十分明显。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宏观数据及各大平台的数据分析来看,国补对推动电子商务平台的相关品类销量作用很大,目前看自营为主的京东受益最大,拼多多受益最小,淘天有部分自营商品,受益居中。
海豚社创始人李成东分析,家电和3C品类一直是京东的优势品类,这些高客单价品类涉及到的履约和售后,京东的优势在这一轮政策红利中会更加突出。
拼多多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赵佳臻在2024年11月份的拼多多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坦言,自第三季度以来,在应对某些变化时,拼多多团队的逐渐老化和自身能力的不足,可能也会导致错失一些宏观机会。比如2024年以来对一些行业和消费有很大利好拉动作用的宏观政策。拼多多的团队受限于第三方平台运营的历史能力局限,没有充分把握好这些宏观政策的红利,导致拼多多为维持同样的商品竞争力,需要平台给出远比其他同行高的巨大成本,这也必然会影响拼多多平台当下以及后面一段时间的盈利水平。
12月31日下午,京东宣布,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拉开序幕,京东将继续承接国家补贴发放工作,各省市会场陆续上线点天猫将上线政府补贴会场承接各省市补贴发放,另外,淘宝App还专门新上线了“政府补贴”轻应用,以优化用户体验。
随着国补政策的延续和扩大,从家电到3C品类的国补红利进一步释放,因各平台的运营模式的不同,各电子商务平台乃至即时零售平台,2025年在3C品类的竞争中的差距或将逐步扩大。